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在“捡起”与“归还”中写好道德答卷

吕梁市河南商会成员赵幸强拾金不昧暖人心

□ 本报记者 焦晓宇

2024年07月30日 09:53:09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成柏

“太感谢您了,没想到丢失的5000块钱还能找回来,你真是个好人。”洒满阳光的派出所大厅里,一名女士激动地握着赵幸强的手,眼圈微红,连声道谢。朴实、诚恳,并不健谈的赵幸强,在这位女士的一句句感激中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事情还得从一个平常的清晨说起,赵幸强吃过早餐后如往常一样去上班,在走到市区滨河北东路东城丽景附近时,无意间看到一个黑色的长方形钱包在马路中央。他环顾四周,试图捕捉某个正在寻找物品的焦灼面孔,可当时正值早高峰,路人行色匆匆,哪里还有失主的身影?他只好停下脚步,将钱包捡了起来。敞开包口一瞅,里面竟塞满了百元现金,看样子得有大几十张。

当问到被天上馅饼砸中的心理反应时,赵幸强蹙起了眉头:“前几天岳父做手术,我就是和亲戚朋友凑现金缴纳的医药费。当时我看到钱包里有那么多现金,心头一紧,不知道这笔钱失主是否也有急用。”他站在原地等了十几分钟,没见有人来找,便迅速拨打电话报警。

民警赶到现场当面清点了钱包内物品,发现里面有现金5000元,还有身份证、银行卡等证件。于是将钱包带回派出所,通过身份证信息辗转联系上了失主张女士。

“是我丢的!我和丈夫找了一整天都没找到!”电话里,张女士惊喜不已。在见到赵幸强后,她执意要拿出一部分现金作为感谢,却被赵幸强婉言拒绝。几天后,张女士带着写有“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锦旗来到赵幸强上班的地方,亲手将这份谢意交到赵幸强手里。

弯腰捡起的是钱包,拱手归还的是美德。作为吕梁市河南商会的一员,赵幸强的事迹很快传遍了整个商会。商会常务副会长郑书锋对其大加称赞,“这不仅仅是个人良好道德风貌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外化,更为我们商会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我们会号召全体成员学习他的精神品质,共同践行‘团结、诚信、服务、共赢’的宗旨,更好地为吕梁经济建设做贡献,为河南家乡添光彩。”

“我相信如果换成其他人,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面对人人都竖起的大拇指,赵幸强感到受宠若惊,他说,“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要,交还失物本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在他看来,捡到失物而后物归原主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不值一提。

拾金不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美好品质永远不会过时。赵幸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文明社会的道德答卷书写了暖心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