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穆家墕与穆桂英的故事

□ 杨富平

2024年11月09日 10:24:06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韩昊桐

在柳林县城东北十公里处的黄土山上,有个姓穆的人家屯垦始创的古老村庄,以姓氏与地理特征冠名叫穆家墕。那么,因何不取山、峁、梁、坡等字眼儿,却偏以“墕”而名呢?经本人深入考察发现,这里的山墕与古槐、古村、古寨相辅相成,共同蕴含有悠久的历史文明,承载着穆家墕与穆桂英的故事。

槐旁

忆古村

穆家墕村坐落在脑畔梁与槐树圪垯之间的墕口两侧。墕口中有一颗老槐树,树干如龙,挺拔山脊,根须盘踞为村里守护一方水土;树冠如云,遮天蔽日,枝叶婆娑为乡亲遮挡一片阳光;树梢嫩绿,葱茏茂密,蓬勃旺盛为世人奉献一派生机,折射出时光深处的古村记忆。

古槐见证了穆家墕村的历史。据该村退休老干部穆树章在《寻找“穆柯寨”》文中介绍:“槐树墕口打谷场南土台阶上有一棵二代老槐树,树龄大概高达一千二百年。它不仅为保佑全村人安康的神树,而且还见证了穆家墕村兴村发展的历史。①”那么,何为二代槐树?访问村民,众口一词:“由于古代人们遇小儿疾病等疑难之事,就会来到神树底烧香祷告。因在祭奠时不慎香火引燃大树周围积存蒿草,将古树干燎伤,尔后老槐树从根部又焕发新枝,日渐茂盛,故名。”究其树龄,专家鉴定的确是一棵年逾千年的唐槐。可见,这棵唐槐虽经枯荣,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傲然屹立在穆家墕村里,以不屈的韧劲在这片沃土上奋力地生长着。它不仅仅以村里对外的标志开枝散叶,更无声地表明穆家墕是一个拥有千余年历史的唐代古村。

墕口揭示了穆家墕村名由来。站立槐树墕口,左右观看,杨家峁,柏圪垯垣子,与槐树底下的打谷场,即古代演兵场三点一线,相辅相成,形势威严。演兵场北长不足十米、宽不过丈余、南北走向的墕口狭窄道路,具有一人挡道、万夫莫开之险。向南控扼柳树垣东侧的车道侧,通往火塘寨、泗水关和平夷县城福寿镇5公里的车马官道;向北通向范家山对面山脊突然停止。从防御的角度看,显然墕口是置于范家山前至柳树垣东侧车马大道上的重要关防。再从演兵场迈步登上槐树圪垯,近看东有杨家沟、西有应头峁沟为天险,南有桦皮峁、柳树垣,北有脑畔梁、大圪垯山为屏障,自然形成南北千尺依山险、东西百丈控沟谷,易守难攻、洞晓一切的雄关漫道。由此可见,这个槐树墕口在古代不仅仅是一个守卫姓范人家安全的兵丁哨所、防御重地,更是姓穆人家镇守过的军事要地。穆家墕村不仅仅是以墕名村,更是姓穆人家以军士守卫驻扎槐树墕口而立村,所以叫穆家墕。

古村留下了历史人物的足迹。古槐证古村,古村有传闻。2016年10月调查时来到此地,提起这里的过去,本村人穆林森老人带领徒步登上山顶,挥手指向一处处古村院落、古树宅第和已经沦落成枣树林地的村落遗址,道出一个个古代村庄的窑洞朝向、古堡位置和所住主人:范家山是以九园子顶山神庙为中心的群居村落,所有人家居住于山梁南侧的阳弯、幽谷之中。在上有崖壁土窑仍存之处,为范老爷及其家属的宅邸;在九园子下面,穆柯崖上面的穆柯寨,是姓穆人家驻守保卫姓范官家时的寨子,也就是穆桂英的故里。杨家峁是杨宗保与穆桂英成亲后住过的地方。杜家峁是与杨继业、王怀、王子明并称四大令公之一的杜天之故居,也就是杨七郎妻杜金娥的故里。如此诸多古村,是证实穆家墕古村历史人物的有力依据,皆为历史锻冶过程中所留下的古代人物足迹。

山后

访古寨

穆家墕村是名于墕,则胜境山。这里有柳树垣、脑畔墚、大圪垯、范家山四个山峰,与杨家沟、应头峁沟、范家山沟三条沟,裹挟有穆家墕、范家山、穆柯寨、杨家峁、杜家峁五个古村。探访穆柯寨,与范家山古村紧紧相连,同为一地,位于穆家墕村后。

山势显示出穆家墕往日风采。跨越槐树墕、绕过脑畔梁、站立山脊北望,有从东向西分支,且行且低、渐入佳境的一条山梁,就是范家山。这里东依山峰,西临大沟,北与王家圪垛、凤集山村相连,东南有大圪垯山头耸立。登上山顶,俯首近看,东有洗脸圪壕、毛驴坡羊肠小道,通往杜家峁古村至石门则沟中的孔岭关官道;西有穆柯崖石阶窄路,上通穆柯寨、范家山,下至石槽沟、泗水关官道。南有杨家峁古村与马保圪垯隔沟观灯;北有神台上、三场圪垯、范家山顶庄严肃定。环视远眺,极目千里,离石柳林一览无余,山河村庄尽收眼底。东有佘太君故里佘亨墕主天山交相辉映;西有鳌则垣、郝墕坡村山梁相得益彰;南与杨家将故里火塘寨山脉相连;北望罢暑垣韩家岭、凤集山和孔岭关近在眼前。身临其境,领略这里的山,不仅仅是一种气势,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脊梁,一种大自然威严。虽说山势无言,但自古就有占山者为王,或王者居山,民者居谷之说。难怪姓范的官员在此居住,原来这里是可揽百里众山之小,集八方好汉之能的形胜之地,显示出穆家墕村往日的风采。

官员带来了穆家人建堡筑寨。范家山所住的范老爷究竟是谁?就河东地面高官而言,权重者莫过于河东节度使。查考《旧唐书》卷十四本纪第十四记载:“元和四年(809)六月乙亥朔丁丑(3日),以灵盐节度使范希朝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②”《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三《沙陀传》记载: “(范)希朝镇太原,因诏沙陀举军从之。希朝乃料其劲骑千二百,号沙陀军,置军使。③”史料表明809年6月3日范希朝调任河东,也叫镇河东,当时为确保长安京城安全,还配备了兵马,以一千二百劲骑自随,带来了大量人口迁入。根据《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柳公绰传》记载,在这次迁入人口中,除了范姓人以外,还有史称“沙陀部落,自九姓……④”。而这九姓所指的就是康、何、穆、安、石等姓人氏。恰好与当地柳林三川河泗水关附近的康家垣、何家梁、穆家墕、安家山,石家寨(后改名石山上)等村对应吻合。由此可见,姓穆人家是于809年6月随范希朝镇守河东,来到三川河泗水关附近,入住此地,以护卫范希朝及家人为职,在范家山建立新居,筑起家寨,这就是穆柯寨。

古寨展示出穆桂英当年雄风。穆柯寨是一个集古村与古寨于一体的古老村寨,位于范家山西头穆柯崖之上,九园子圪垯之下山脚地带。踏勘其地,从穆家墕村西入沟,穿越郝墕坡沟,进入穆柯寨路,爬上穆柯崖石壁悬崖狭窄古道,经演武场,登上穆柯寨顶。仰望周围,东依高大雄壮的九园子,与范家官邸紧邻;西望郝墕坡、聚家聚古村;南有马家背则高昂;北有郝家山护卫。自然形成既是四面环山、避风向阳的幽雅宜居境地,又是西、南、北三面沟谷底下,易守难攻的军事城堡。据2020年7月寻访古地时穆树章老人介绍,这就是穆桂英故里穆柯寨。穆柯寨也是穆家墕村人们世代居住的古村,至民国年间穆丕谦(1890—1940)穆树忠(1911—1983)父子才离开这儿,移居穆家墕村里。直至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寨中旧有的窑洞房屋尚存,石磨、碾子、旱井一应俱全。至今岗楼、演兵场,清晰可辨,瓦罐碎片俯拾皆是。尤其是有一棵唐代老枣树,焕发新枝,挺拔寨中,证明这里确系唐宋古村。还有那些生长在穆柯寨周围穆柯崖中的野木瓜,以其生长缓慢,质地坚硬,色泽红润、出自仙境、扶正祛邪为贵,是古代人们用于械斗的理想用材,古称降龙木,仍然在那里开花结果,焕发生机,展示着穆桂英当年在穆柯寨的雄风。

村中

话古人

今人世守古时地,今地仍在话古人。如今穆家墕村里的人们不仅守护着穆桂英的故里穆柯寨,充满对穆桂英的颂扬。而且杨宗保与穆桂英婚后的寓居杨家峁,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穆柯寨与穆桂英的故事。姓穆的先人自从809年6月跟随范希朝来到柳林地面,作为河东节度使范希朝信得过的身边要员,以屯守槐树墕立村穆家墕,以守卫范希朝及家人建立穆柯寨后,世居此地。经历唐末五代混乱,到979年北汉归宋,屯兵于穆家墕与穆柯寨两地,以武显赫,繁衍生息世代相传至先祖穆天真、山寨王穆伦、定天王穆羽祖孙三代。穆羽生有一女,取名穆桂英。穆桂英自幼聪明,习武论文,长大成人,日夜守护着寨中的镇寨之宝,也就是穆柯崖生长的降龙木。时因宋朝出兵征辽,战情紧急,杨六郎返回火塘寨搬兵,时逢杨五郎从五台山回到杨家岭朱砂洞寺中闭关,孟良前来求其助阵,五郎闻讯准备出征,急需械斗锐器降龙木一根作为斧柄,便派孟良到距火塘寨五公里的穆柯寨去取,结果孟良来到穆柯寨索取降龙木不成。返回火塘寨求援,杨六郎命儿子杨宗保挂帅出征,来到穆柯寨与穆桂英巧遇,二人相战数合,穆桂英故意卖了个破绽,转身回寨,宗保紧追,却中埋伏被绑缚寨中,双方言谈,吐露真情后,杨宗保与穆桂英二人在穆柯寨成亲。这就是后来被载入《北宋志传》中《杨宗保巧遇桂英》的故事源流。

杨家峁与穆桂英的故事。穆桂英与杨宗保在穆柯寨成亲后,成为杨家将中的一员女将。她不仅献出降龙木,还亲自出征,大破天门阵取胜后,穆桂英与杨宗保居住在穆柯寨东南的山峁圪梁上,故名杨家峁。由于穆桂英家世从武,机智勇敢、武艺超群,所以在后来西夏国趁杨家人回火塘寨为杨六郎守孝之机,兴兵十万,围困了延安府,并扬言直捣东京,夺取大宋江山时,宋真宗降旨,命杨宗保挂帅征讨,穆桂英以安西副大元帅从征。杨宗保与穆桂英浴血奋战,历尽艰险,终于战败了西夏国,使大宋转危为安。杨宗保班师回朝,宋真宗设宴庆功。由于西夏人反复累犯中原边界,穆桂英为保大宋中原安宁,奉旨再次挂帅出征,她保家卫国,屡建战功,最后在西征夏国时,为国捐躯,被宋主赠封为洪天侯,同时装裹七个棺材,分头出殡,安葬在距火塘寨东五十华里的今离石城西崖底村等七个地方,千古留名。

杨宗保与穆桂英的身世由来。关于杨宗保与穆桂英的故事,闻名遐迩,但对杨宗保与穆桂英的真实身世来历,却鲜为人知。经查考史料发现,在山西省档案馆珍藏的清道光年间的杨家将《杨氏族谱》卷二〈诰封〉(4页)中记载有两道《圣旨》,恰好表明杨宗保与穆桂英身世由来。引原文如下:

《授崇仪使杨宗保征辽上将军诰》曰:论功行赏,国家之盛典。战胜攻取,士卒之忠贞。征辽上将军杨宗保,年方冲幼,英气过人;摧坚斩敌,破阵平北,威声大震,不负父志,忠勇足嘉,屡建奇勋。可特依前实封如故。

《加授阶州节度使杨宗保中州防御使诰》曰:推毂之任在君,阃外之责在将。虏患既除,边境宁靖,爵禄之加,不得不降于功臣也。阶州节度制置使杨宗保,英贤骁果,忠勇继志。宜示优隆,更加宠渥,奖命既殊,尔益励精。可特授武略大夫、中州防御使兼京城内外都巡检,实封如故。

史料表明,杨宗保是朝廷命官,累任“崇仪使”“征辽上将军”“阶州节度使(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武略大夫”“中州防御使(旧指居全国中心的今河南省一带)”“兼京城内外都巡检”六种官职。由此可见,火塘寨的杨六郎之子杨宗保确是世代忠良杨家将中的一代虎将。有夫必有妻,说明杨宗保娶穆柯寨的穆桂英为妻后居住在杨家峁的史实可靠。而穆桂英故里在穆柯寨,穆柯寨在穆家墕,所以穆桂英就是山西柳林穆家墕村人。

如今的穆家墕村这个名字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穆柯寨不仅仅是传递着关于穆桂英故里的信息,更是承载着杨宗保与穆桂英的传奇故事和杨家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让我们共同坚持守正创新,不忘老祖宗,努力传承和建设好这一独特的文化古村,为让更多的人来这里领略时光深处的魅力,感受穆桂英故里山头高地的风光,让它为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注:①《清河》半年刊2022总第60期,第59页。

②〔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第427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第6155页。

④〔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第43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