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秋天
□ 李峰
立秋
梧桐树上的叶子,一直罩着中伏天的炎热
此时的夏季,就算是热情奔放到极致。此起彼伏的
蝉鸣,在树叶间已穿行多日,像一种季节转换的
程序,早就恒定了多少年。多变的世事间,总有一些是亘古的
外面的热气还在升腾,好像一场盛大的酝酿。沸点
在一片梧桐叶上。所谓一叶知秋,只是列车运行区间的
一次提示。生命中惯性的大小,如同一树又一树的蝉鸣
该接住一片落叶和该聆听蝉鸣时,也只能是顺势而行
之后的日子里,梧桐树上的叶子会一片一片掉光,裸露出
秋的荒芜。蝉鸣声渐渐走远后,依然能听到一年四季
里,麻雀零散的叫声。卑微的事物都不是那么一惊一乍
收获一年又一年长在地里的果实后,低伏在土地上的荒草,还会重生
处暑
距离中元节又过去了十天,推开窗时,风
已有了缓缓的凉意,是那种淡淡的不经意
放出去的河灯,肯定走远了,埋在地下的亲人们
应该都收到了御寒的衣物。那些痛楚又慢慢止住
经过的多事之秋,像流淌的溪水,渡过后,多少
有些伤感的凉,而毕竟注定都是节气中必须趟过的
节点。已经持续了三个秋天的疫情,有了垂死挣扎的厌恶
提心吊胆的日子,总是让人们对活着的尘世多少有些担心
该到此为止了。这一年里空前的高温,点燃了多少怒气
已经灼伤了应对苦难的忍耐。很远很远的人间,还有
俄乌战争的硝烟,战火中,和平共处仍是那么让人
揪心。该停止的还有很多,秋风掠过时,我们必须接住寒意
白露
天空有了高冷的蓝,白云收纳了炎热。仲秋至‘
蝉鸣退去,碧空一洗。凝结在一枚叶子上的露水
滴落时,一年的多半已被深埋。宴席要散去,红尘中
总是如此匆忙,来不及珍藏就失去,如同走过的一年又一年
春日离开家乡时,揣了一包上一年的核桃仁,思念中
嚼几粒,默念“白露核桃秋分枣”。又到打核桃的
时候了,青皮褪去后,就像我刚刚离家而去。好在远方
有人寄来了刚收获的核桃、小米、月饼。那是一个秋天对春天的惦记
早过了脆弱如一滴露水的年纪。双手握住一对核桃
搓捏时,每一声脆响,都像是我在哽咽。再过两天就是
中秋节了,天空会更蓝,白云会更白,夜也会更长。向东南张望
成片的核桃林是那么润泽,而挂在树上的一行老泪比露水更有霸气
秋分
庄稼地里的植物,一半是杆茎、叶子,一半是果实
秋深后,全部的果实都收了,空留在田野上的是全部
空虚的杆茎和黄叶子。这一半和那一半,构成物种的全部
宽阔无边的大海是一半,海底的礁石和海滩、海岸
是又一半。风平浪静时,这一半和那一半,都在携手和拥抱
海枯后,空留下的是空虚的化石和冲刷后的痕迹。如果
大风起浪,它们都把危险搂给自己,绝不会平分苦难
春分分割春光,秋分平分秋色。昼夜等分时,春种和
秋收,顺势完成了一次交接。人世间的艰辛和苦难,还有
那些虚无的名利,正携手霜降,等候一场大雪收拾。而
曾经的蜗行中,大的小的,卑微的高贵的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一场秋雨一场寒。在这靠后的日子里,我不敢再玩一次“竖蛋”
那种世界游戏,每一半都很危险。更不敢理直气壮地平分秋色
只能一任那余生还能回忆起空虚的杆茎和黄叶,心中的
大海和礁石、海岸、海滩,风平浪静,一半一半地组合成全部
寒露
几场秋雨后,天气更加阴冷。偶尔放晴
能望到远处的秦岭,山岚飘荡。终南山下
草堂古寺的钟声,如雨打芭蕉,悠扬清脆
一只鸟踏踩在树枝上,落下的露水,多像那远走的时光
远离故乡数日,客居它乡的日子,就像那挂在
树叶上,一滴一滴的晨露,让时光那么的恍惚
连绵的秋雨,把经过的往事,扯进梦里,醒来后
仿佛又还原成瞬间的露珠,一切都是如此的稍纵即逝
渐渐逼近的寒意,终究要被早霜接纳。如果
到了飘雪的季节,那漫天飞舞,好看的雪花都会
飘到我的两鬓。那时,所有的尘埃,都被大雪
覆盖,晨露成熟成冰棱,太阳下,静等一只春鸟的鸣叫
霜降
田野上一畦一畦的山药、红薯刨了,空留下
一条一条阴湿的巷道,像是一座古老村寨的
遗址。曾经的富庶繁华,渐渐暗淡下去。多么像
一个历程,忽多忽少,或卑微或壮阔,都有生命的痕迹
该把月季花上那些枯萎的枝头,剪掉了。然后,在第一场雪
到来之前,再把那些逐年粗壮起来的枝条也剪断,用
沃土把根埋了,就像是一个句号,一个段落。每一次的停顿
都会掩埋起凋零的骨节,还有那随风飘逝的虚荣
遗址裸露出的断面上,有一次一次丰收的
化石,也有被深埋后的那些枝叶,这些,都像是岁月
散落下的或深或浅的脚印。我知道,我也是一个行走者
此刻,最好给那些慢慢走远的繁华,披上一件衣裳,交给一场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