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国家重点文物——

文水梵安寺塔

□ 梁振明

2025年03月05日 10:40:38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成柏

在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里文水县,矗立着一座古塔,虽经千年风雨,印着岁月的沧桑,但毅然巍峨挺拔,昭示着一代女皇的英姿风采。它就是文水上贤梵安寺塔,人们俗称“上贤塔”。

梵安寺塔位于文水县上贤村,系梵安寺的附属建筑。据有关资料记载,该塔建于北宋崇宁三年,但从塔上大量的绳纹砖来看,又具有唐代建筑风格痕迹。2013年,上贤梵安寺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梵安寺塔高约45米,底边周长25米,为7层8面8角重檐砖塔,中间为空心,每层均有拱石旋塔门,第一层塔门南开,底有地宫,有隧道通往塔外。塔底数层大青石条,上筑红砖古塔,无基无顶,十分奇特。二层以上有木制阶梯,串连各层,通至塔顶。

据传,塔顶原有一小庙,内供有铁佛,日军侵占后,铁佛、阶梯被毁。塔重修碑记也仅存石碑一块。经省文物研究所认定,该塔为现在最大的无基无顶古塔,在古代建筑中较为罕见。

梵安寺塔有三奇:一是无塔尖。一般塔均有塔顶,而梵安寺塔没有;二是塔顶盖庙,甚为罕见;三是45米高的塔无地基,完全建立在黄土地上。

相传,有圣人造了这座高塔,塔顶直插云霄,磨得天叫,搅得天际不安,张天师挥鞭,一鞭将塔打为三截,底截在上贤村;中截落在汾阳冀村村北寿圣寺,塔梢截落在汾阳城东建昌村。过去,人们素有“上贤的根根,冀村的身身,建昌的尖尖”之说。

为了让梵安寺这座古迹重展风采,2000年以来,上贤村积极筹集资金,重整修缮了该寺塔庙,绿化美化了寺院,修筑了墙顶三米多宽的北围墙,人们可以站在围墙上纵观古寺全境。

围墙下,还修筑了具有农家特色的展室,展品有过去农民使用的生产工具等,展示时代发展的脚步。

因上贤梵安寺位于丘陵地带,这里还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据考证,早在6000年前,上贤村就有人类在此栖息、繁衍、生存,属龙山文化。1965年,上贤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该遗址面积较大,范围广,东至太军公路西侧的土坡,西至上贤梁顶部,北至马村,南至上贤村南。遗址距地表深60厘米,文化层厚度2—3厘米左右,遗址地层断面多灰坑,地面散存绳纹灰陶片。

目前采集到的标本有石斧、石削、陶鬲、灰陶片、红陶片等。遗址东部多是灰坑,发现陶窑址两处。西部为山坡地带,有穴居房屋遗迹。还在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铜器,制作都非常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