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
□ 郭旭辉
四月,梨花风起,又是清明。
清明节也被称作寒食节。古代的寒食节亦叫“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之后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是我国古代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固定风俗,通常是在公历的每年4月5日这天。
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从古到今颇受世人偏爱。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句,例如:“清明时节雨纷纷”“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无客不思家”“舞烟眠雨过清明”……这些诗中有惆怅,有牵挂,还有诗人们抒发悲情、寄托哀思的情感宣泄。
清明节这天,人们携着早就置办好的相关物品,无限哀伤地到祖坟地里去祭祀逝世的先人。
清明,从来都不会缺少一场雨,或是绵绵密密,或是稀稀疏疏。清明的雨,饱含着一份灵性,滴在清明里,也滴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故人已逝,思念仍在,滴滴清明雨,化作一把思亲泪,每一滴里都有忧伤,每一滴里都有思念。
清明节是对生命的礼敬,也是对生活的热爱。这一天,人们走出城市,来到乡野,尽情享受春光、亲近自然。呼吸着青草的味道,脚踩着松软的土地,也让人们在缅怀先人的同时感受着生命成长的气息。
清明时节,就让我们在春天里来一次回望,铭记亲人曾经的嘱咐和愿望。把伤痛收起,把思念珍藏。努力追逐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快乐幸福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