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强化家庭教育立德树人

□ 张倩

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对未成年人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也是未成年人性格、人格培养、发展的第一场所。因此,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一、目前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缺乏对家庭教育健康全面的认识。重“智”轻“德”。家长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对于孩子的体育锻炼、与同学交往、师生关系、业余爱好、思想品德、心理状况、闲暇活动等内容,关注得很少。

(二)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是家庭关系对抗。有些未成年人的家庭中,父母不和,家庭时常笼罩在唇枪舌剑之中,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二是家庭行为有失风范。主要是指有些问题家庭的父母文化素质、道德水准低下,行为不检点、不文明或具有不良嗜好。三是“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这些孩子代养人的文化水平和教育能力普遍低下,这对“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性格培养、学习都不利。四是特困家庭、流动人口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孤儿等特殊家庭的子女,往往都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三)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教育方式:过分溺爱型、简单粗暴型、冷落受气型、自由放任型和重言教、轻身教。

二、家庭教育的改进和加强措施

(一)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坚持家庭教育“成人”与“成才”并重,树立要“成才”必须先“成人”的观念。

(二)身教重于言教,尊重就是最好的教育。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做到。因此作为家长,不仅要随时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提醒,还要带头做好表率。要从一些道德细节入手,如不说谎话,讲诚信;不乱扔垃圾,讲卫生;待人接物文明礼貌等。家长要和孩子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而不是一种对孩子居高临下或俯首耳的所谓的“平等”。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要信任,别监视;多鼓励,少挑剔;常微笑,不唠叨;讲道理,别训斥。要改变过去习惯用别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要“从称赞开始”、“称赞最微小的进步”、“切勿喋喋不休”,这样,孩子的闪光点就可能发展成闪光面,闪光面就可能发展成闪光体。

(三)就多方合作提高教育效果。家长要与学校与老师密切配合,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及时发现问题,共同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学校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