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缺乏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物质、重攀比日趋严重,并且越来越低龄化;劳动观念十分淡薄,不懂得勤俭朴素,不珍惜劳动的果实;不太善于与人相处,不能妥善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沉溺于电子游戏;早恋越来越低龄化等等问题,让我们深深地感觉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建议:
一、优化社会认可体系引领思想道德建设。把各行各业的状元推到前台,增加这些职业的社会认可度;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让高职院校与一本二本有相同的社会地位,满足家长、学生的心理需求,加大对高职院校和高职单招的宣传力度;加大社会就业需求的宣传力度,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切实且适宜的奋斗目标,让学习有动力,评价多元化。
二、创设陪伴条件,优化成长环境。“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未成年的很多问题都是孤独寂寞引起的,但是许多年轻父母却不知道该如何陪伴、如何做父母。应该对家长进行培训,可以在各个层面举行各种讲座,开设兴趣班、家长学校等方式,教育家长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还有一部分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也是年轻父母奋斗生活的写照,孩子隔代培养现象也是孩子与父母产生疏离、缺失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全社会关注这个问题,一方面,各行各业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切合实际制定适合的上下班时间,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度,尤其是对于女性工作者,满足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和精力上的需求;另一方面,以小区为单位,打造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活动区,把小区内同龄的孩子尽量集中在一起,在学校里有同学,回到家有小区的玩伴,认知、意识层面高度相似的同龄人,最能有共同语言,陪伴最有意义。
未成年人代表了祖国的未来,针对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全社会应当通力合作,完善成才引导体系,优化成长环境,引导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