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特刊

全市23家公立医院全部实现免收门诊诊察费并“一次挂号管三天”

惠民费用达2218.36万元

记者 罗丽 摄

本报讯 (记者 罗丽) “以前做核磁如果赶不上当天出结果,还得再挂第二天的号重新排队缴费,现在终于不用再反复挂号了。对于我们慢性病人来说,真的是很便利,帮我们省了一笔费用。”在交城县人民医院,患者王苗青对医院推行的免收门诊诊察费并“一次挂号管三天”制度连连称赞。

我市二级甲等及以上公立医院自2024年1月1日起,全部向患者免收门诊诊察费,并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免收诊察费后,诊察费由医保基金、政府、医院分担。患者每次挂号医保统筹基金报销8元,其余部分由财政按现行预算管理体制补贴50%,医院负担50%。

数据显示,全市已有23家二甲及以上公立医院已全部实现免收门诊诊察费并“一次挂号管三天”,截止到4月15日,全市门诊就诊132.8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1.43%。其中,正高门诊接诊31.4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7.41%;副高门诊接诊39.6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4.08%;普通医师接诊55.70万人次,比全年同期增长38.12%。全市二甲及以上公立医院门诊共为患者减免费用2218.36万元,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卫健委将持续落实《吕梁市关于开展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实施方案》25条措施,全面梳理医疗服务流程,优化诊前、急诊、门诊、住院、诊后服务,推动服务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同时,及时解决公立医院免收门诊诊察费并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挤兑专家号源、空号、虚号以及信息系统对接等问题,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