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创新和激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才能够保证国企的运行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国企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国企已经步入市场竞争之中,在国企盈利能力提升的同时,存在着员工流动性加快、员工归属感降低等问题。传统的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实际发展需求,还会影响到企业各项工作的实效性,新时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迫在眉睫。
一、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首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党对国企领导的根本途径。国企应该把坚持和强化党对国企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不断巩固和拓展党在国企全面领导下的政治基础,从而为国企内部党组织的建设与政治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基础与精神动力。其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深化国企改革的迫切需要。当下的国企改革已进入关键期,员工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也因为互联网的影响而变得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国企思政工作改革必须主动结合新时期新形势,从实际出发,分析思政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新要求,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思政工作新问题,认真研究企业思政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探索新路子、新办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为国企改革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的发展背景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环境愈加复杂,国企需要同时承担政治责任、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而思想政治工作传递着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有利于明确企业的发展定位、塑造企业文化,也可以助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只有不断地加强和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充分调动起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激发内生动力,才能让国企高质量发展脚步迈得更稳、踏得更实,才能让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加广阔。
二、新时代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认识
很多国企对于思政工作的内涵及外延认识不足,在理解思政工作内容时,带有一定片面性,在推进思政工作过程中,缺乏统筹谋划及组织实施的联动性,在具体开展工作时,往往很难做到全面、系统及灵活地把握,思政工作无论从高度还是从深度来看,均需强化。
(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存在不足
国有企业在思政工作建设上,规范性和有效性亟需提升。企业管理制度虽完善,但思政工作体系细节不足,关键要素掌握不够,未结合企业实际。部分工作缺乏规范操作指导和实效制约,基层制度落实自由度大,导致工作流程不规范,执行不力,效果不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机制的建设,目前主要依赖年终党建责任制考核评价,缺乏有效过程监控和管理,难以及时发现并改进问题。
(三)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过于单一
从工作方法来看,面对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老方法不适用、硬方法怕应用、新方法不敢用等特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形式比较单一。另外,在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费力大、收效慢的问题。在执行过程中,也只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式宣教,没有充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和员工的实际需要,宣传、教育、学习方式都不够丰富和多元。
三、新时代加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政工作者的综合素养
首先,要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及专职人员的领导下,制定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计划方案,形成第一责任人负责制,有效地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要强化党建组织系统与行政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建立以国企党组织为核心、以各级党组织领导为主导、以政工部门为骨干、以干部职工为主体的组织领导体系,打造全体职工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要重视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建设,要坚持以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为中心,把解决生产经营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着力点、发力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二)深化制度建设,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职工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国企思政制度体系,确保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推进与落实。思政工作者要建立高效的沟通与交流机制,深入基层组织与干部队伍中,针对企业党员干部与职工进行思想调研,了解其思想倾向,确定教育工作的重点、方式。要构建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融入国企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党员领导干部个人履责考核体系等,明确考核标准,通过物质奖励和优先提拔等形式,使政工干部在履行职责时充分发挥作用,保障思想政治工作落在实处。
(三)坚持重心下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合力
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入群众生活第一线,将化解职工的思想疑惑与破解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相结合。根据职工思想情绪变化情况,成立“职工诉求中心”“为民服务中心”,疏通职工诉求、表达的渠道,设立为民服务窗口,以更好地团结和凝聚职工。要坚持分类分众的教育引导,坚持学习研讨和岗位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和“三级联讲”活动,把重要思想和重要部署传达到每个员工的心里。要坚持“人文关怀”,深入了解职工需要什么,坚持把思想教育渗透于办实事之中,从广大职工最为关注、最为紧迫、最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出发,真正做到解疑释惑、纾困解难,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四)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国企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保持教育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与时代性,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企业自身改革与发展方向等现实条件,丰富与更新教育内容。要坚持从各级各类干部的实际出发,进行分类教育和个别引导,循序渐进地提高企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政治综合素养,把“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要转变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思政宣传中的主阵地作用,全方位、立体式地感染和陶冶企业职工的心灵。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职工的生活状况、思想状态等实现全方位的关心,确保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来自企业的人文关怀。要创新工作方式,采用面对面交谈、举办活动及宣传展板等形式,给职工创造一个愉快的思政工作环境。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有效拓宽宣教渠道,强化职工线上互动交流,并赋予思政工作内容“微”信息特质,打造“大思政”格局。
四、结语
近年来,国有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原则,妥善处理变化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国企应结合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摒弃传统思维定式,不断探索和运用新方法,寻求更为科学、高效地提升思政工作管理水平的途径,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经营优势、发展优势。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西曲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