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特刊

张双亮

烈日下的一抹橙

□ 本报记者 王涛

7月22日,正值大暑,市区街头到处被烤得“热辣滚烫”。在这酷热难耐的环境中,大多数人都尽量减少外出,选择居家避暑或室内活动,然而身着橙色马甲的环卫工人却在街头随处可见。他们一手提着簸箕,一手握着扫帚,在往来的人群与车辆间穿梭忙碌,成为高温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张双亮是离石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的一名环卫工人,今年已经59岁,负责东川河大桥到吕梁卫校附近路段的保洁任务。当天下午四点左右,室外温度32度,老张戴着一顶黑色鸭舌帽,穿着白色半袖,套着橙色马甲,手持扫把和簸箕,在炎炎烈日下,沿路巡视清扫地上的杂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守护着他所负责路段的干净整洁。绿化带里藏匿的塑料袋、树穴里的纸屑、人行道缝隙中的烟头……每一处卫生死角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烈日下,老张的脸和胳膊晒得黝黑,额头上的汗珠,时不时地冒出。“这样的大热天,身上被汗水湿透是常有的事。”张双亮尽管辛苦却没有半句怨言。他介绍说,自己所在的路段共有3名环卫工人轮流负责清扫和保洁。每天早上5点开始,先进行全面清扫,六点半开始吃早饭,七点以后开启巡回保洁模式,直至下午六点半下班。自己每天需往返清扫数十次。

当问到这么热的天,是如何防止中暑的时候,张双亮说:“我一般会提高清扫效率,缩短在太阳下的作业时间。同时,多喝水,这么热的天,必须多喝水,防止上火、中暑。如果还感觉很热,就在树荫下乘乘凉。”

张双亮当环卫工人已经六七年了,当问及夏天是不是一年中最辛苦的时刻时,他说:“夏天还不算辛苦,热是热了点,但劳动量不大。要说最辛苦的时间还是秋季树叶落的时候,满大街的落叶,怎么扫也扫不完,刚扫了没一会儿,树上的又落下来了。还有就是冬天,天寒地冻,早上天不亮就要开始清扫,确实挺受罪的。”

我们的城市正是有了张双亮这样众多的“城市美容师”才变得光彩靓丽。当我们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时,不应忘记他们默默付出的身影。正是他们用滚烫的汗水,浇灌出城市的文明之花,用无悔的坚守,描绘出城市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