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特刊

牛马马

打造“清凉车厢” 守护美好出行

□ 本报记者 罗丽

进入三伏天,高温来势汹汹,在太阳的炙烤下,地表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

今年41岁的牛马马,从事出租汽车行业已有15年。不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每天他都早出晚归,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保障着每一名乘客的安全出行。

早上7点,牛马马准时出车。上车前,他会绕车一周观察车容车貌,仔细查验车内设施,打扫卫生,启动车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做完,汗珠已经从牛马马的额头、手臂处“冒”了出来。上午的太阳已开始施展它的威力,车内温度明显升高,牛马马的额头开始冒汗,为了不影响视线,他赶忙拿毛巾擦拭。

下午2点,是太阳最毒辣的时候,阳光直射进车里,皮肤都会感觉到刺痛。回家休息了一会的牛马马又一次坐上驾驶位。外面,骄阳似火,热浪扑面,柏油路被炙烤得发烫。在等待的间隙,牛马马拿出自己的水杯大口灌着凉白开,车内空调难掩引擎的灼热。由于驾驶员的位置避免不了要被太阳照射,牛马马的胳膊都被晒成了“阴阳胳膊”,黑白分明的皮肤见证了夏季的高温烈日。“这天气乘客等车更着急,特别是带着老人孩子的,再热也得把客人安全、准时送到地方。”

牛马马说,随着网约车数量的增多,出租车行业的竞争变得越发激烈。为了能多赚钱,牛马马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只要踏进车门,几乎就不会再停下来,在车里一坐就是10多个小时,四处不停转悠。乘客上车后,牛马马特地将空调调到合适温度,出风口也向乘客那边微微倾斜。“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乘客,在被烈日晒得发烫的马路上,一上车就能感受到清凉,肯定会感到舒心。”因此一有乘客上车,牛马马就会把冷气开足。

从事出租汽车行业多年,牛马马的服务热情却从未减少半分,路上遇到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乘客,他总是会主动起身、靠前服务。今年三月份,在市区文丰路上,两位男乘客打车到吉祥路绿色家园装饰城。在送完乘客后,后座突然响起了电话铃声,原来是其中一位男乘客匆忙间将手机落在了座位上。“我当时马上就调转车头,把手机送还给了他,他非常感激,硬要给红包,但被我谢绝了,大家生活都不容易,互相帮助一下都是应该的嘛。”工作中,拾金不昧对牛马马来说都是应该做的事,而乘客的一句感谢、一次称赞,就是他不断前行的动力。从晨曦到夜幕,牛马马用无声的坚守温暖着每一个匆匆赶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