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也是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后,历经了十二代、十六帝、十七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明朝疆域广大,实力雄厚,创造了灿烂的封建文化。后人评价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周朝、汉朝、唐朝之后的黄金时代,“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并且,没有汉唐时代的“和亲”政策,没有两宋时代的“岁币”屈辱。都城设在边疆地区,是“天子御国门”;在最后关头,崇祯皇帝能够“君主死社稷”,十分壮烈。总之,是一个值得后人敬仰的朝代。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民族原因和政治原因,也由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各种屈辱,清朝灭亡后,没几个人怀念它称赞它。但不可否认,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封建王朝,也创造过灿烂的封建文化。它奠定了中国今天疆域的基础,最强盛时疆域面积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也是最高的,在清末达到4亿以上。清朝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史称“康雍乾盛世”,这是哪个朝代也比不上的。在中国历史上有数的几个“圣明君主”中,清朝的圣祖康熙皇帝,基本上可以稳坐第一把交椅。
明朝在嘉靖年间就出现一次“中衰”。隆庆皇帝即位后,任用了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一批改革家,实行“隆庆新政”。万历初年,皇帝年幼,张居正等人执政,继续推行改革,明朝一度“中兴”。但是好景不长,张居正去世以后,他的政治势力受到严厉打压和清算,改革成果没有保持下去。万历中期以后,皇帝消极怠政,朝臣派系斗争激烈,官僚阶层严重腐化,全国各地的地主阶级则疯狂地搜刮民脂民膏,百姓生活困难,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到万历末年,关外的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反明,明朝就正式进入了衰亡期,命运已经无法挽救。
到了明熹宗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乱政,明朝的统治进入了最黑暗的时期,加速了它的衰亡过程。明思宗崇祯年间,皇帝朱由检虽然励精图治,有心兴复,但因为连年灾荒,朝廷财政破产,朝臣又内讧不已,既无力剿抚各地的农民起义军,也无力抵抗关外的后金军队。明朝政权灭亡的标志性事件是“甲申之变”,甲申就是中国的明末。甲申这一年是公元1644年,即是明崇祯十七年,又是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这年春天,在中国大地上,以朱由检为首的大明、以福临为首的大清和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三大政权,为争夺国家最高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清军据有东北,先后四次入关,得胜而归,正在寻求据有全国统治权的策略。李自成农民军在中原战场上六次击溃明军主力,入据关中,建国大顺,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逼向北京。明王朝积重难返,两面作战,处于南北夹击之中,面临崩溃的边缘,继续倾尽全力,为挽救危局而努力。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克了北京,统治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宣告灭亡。仅过了40天,清军南下,并迅速摧毁了起义军的汉族大顺政权,以及江南的明朝残余势力,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中国的统治。明朝的灭亡是汉族王朝体系的一次崩溃,汉族王朝此时进入了“后帝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