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小时候在教室烤火的画面,忽然就想起了那时上学的场景。
那时的冬天可真冷,北风呼啸,雪花飞舞,我们穿着笨重的棉衣棉裤,可还是冻得哆哆嗦嗦。教室里,桌子冰凉,凳子也是冰凉,写字的时候手都不听使唤,唯一盼望的就是下课了去火炉边暖暖手。可我们终究是孩子,遇到下雪天,总喜欢堆雪人打雪仗,调皮的男生还会把雪球带回教室,也有搞恶作剧的,把雪球偷偷塞进同学的衣服里,之后坏坏地笑着,看那个同学冷得手舞足蹈,满地的跺脚。
儿时跟着母亲在一个村子里上学,那时条件不好,取暖的设备就是教室里的炉子。天气转冷的时候,我们会去山上捡柴火,回来后折成一节一节的,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教室最后面的角落里。生火用的煤就放在教室门口,遇到刮风什么的,弄得到处都是,坐在前排的同学也顺便化了妆,像包公一样,看着就忍不住要哈哈大笑。
那时看管火炉的事情,主要由学生来负责。住在村里的还好,多多少少见过,至少心里还有个底,可到底是个孩子,很多时候要么火灭了,要么浓烟四起,呛得人止不住地咳嗽、流眼泪,才又手忙脚乱地开窗户,流通空气,真是苦不堪言。若是换成我这种门外汉的,更是没法提,根本不知道怎样下手,结果只能是浪费很多很多的柴火,到最后炉子依旧是冷若冰霜。如此三番五次后,同学们达成共识,一致开除了我,从此我不用再操心供暖的事情,却沦落成了倒煤渣的倒霉蛋。
最有趣的还是围着火炉取暖的情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闹极了。也会打闹,衣服难免就蹭在了炉子上,或者手被烫一下,便又追逐着嘻嘻哈哈的,反正是好玩极了。
天气越来越冷,手和耳朵总是被冻得通红,这时候去炉子上烤,真是疼得没法说,只能是慢慢适应,把手搓到一定温度再去烤。同学说有人因为大冬天直接烤火而掉了耳朵,我听后真的是被吓坏了,这家伙描述得唾沫横飞,活灵活现,好像他当时就在现场,亲眼看见似的。紧张之余,大家伙儿不由得都摸了摸自己的耳朵,还好,都在,便叫唤着让那个家伙闭嘴,弄得人心惶惶,少不了要过去踢那家伙几脚。
暖和了的时候,也会流清水鼻涕,不知不觉就出来了。要命的是有个邋遢的家伙,每次有了鼻涕,总习惯用袖子蹭,左右开弓,动作很是到位,时间长了两个袖口竟然闪闪发光,真是让人顶礼膜拜,惊叹不已。
下雪时,我们会把雪团成球扔到炉子上,只听刺啦一声,雪球立刻就融化成了水滴,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也会把纸蒙在上面,看着纸块缩成一团,由白色变成褐色,直到最后燃烧,成为灰烬。因为扔到炉子里的东西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所以就散发出了不同的味道,每次老师嗅着鼻子问我们咋回事,大家都是一脸的无辜,说奇了怪了,怎么就闻不到呢!有几个实在憋不住了,只好捂着嘴偷偷的笑,那肩膀都跟着抖动,坐在后排的我看着这场景,更是笑到脸抽筋,肚子疼得都直不起腰来。
如今,条件越来越好,教室里装了暖气片,冬天的时候,再也不用孩子们去山上捡柴火,看火炉,也不用被浓烟呛到。教室里总是那么的温暖,干净,再也不用担心寒冷的冬天了。时光如流,回想起儿时围在教室烤火炉的情景,不禁要为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点赞!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