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

诗咏二十四节气

□ 梁大智

题记: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于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订立、到汉代完全确立,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立春

探梅残雪坠,玉柳早知春。

大地风吹暖,乾坤雨润垠。

瑶琴呼万物,芦笛唤千珍。

山野溪边醒,田畴酿古醇。

雨水

细雨润无声,禾苗绿意萌。

平田云色重,陌上雾岚轻。

竹报三枝翠,湖开一片瀛。

惠风舒叶蕾,瑞气盼桑耕。

惊蛰

春雷惊百岭,蛰兽梦初欢。

杨柳柔丝媚,桃花嫩蕊鲜。

风吹流碧水,燕舞绕云烟。

田陌忙农事,耕耘寄岁年。

春分

柳绿缀新裙,桃红绕蝶殷。

阴阳初两半,昼夜正平分。

油菜花枝旺,春蒿草木薰。

堂前听燕语,一曲醉松云。

清明

雨落晨风醉,芳菲惹笛吹。

溪烟飘渺影,瀑雾弄虚姿。

青鸟愁云乱,黄莺怯露悲。

空琴闻古韵,对饮寄幽思。

谷雨

百谷雨中生,三春花落轻。

牡丹开碧玉,戴胜展红缨。

点点浮萍意,悠悠苍鹭情。

秧苗初插季,陌上见农耕。

立夏

斗指东南处,红朱玉佩酬。

林花香逐水,絮柳翠迎舟。

浅酌风吟秀,舒怀雨叹愁。

蓬门浮紫气,月满上西楼。

小满

田畴翻麦浪,乳燕唱欢歌。

几度酥风起,三分暑气磨。

林间探苦菜,阡陌点红罗。

隔岸观榴火,泉音醉碧波。

芒种

农家三夏忙,割麦又栽秧。

芒刺中天月,禾摇北斗光。

饮风听百舌,食露看螳螂。

往事如醇酒,还闻素饼香。

夏至

正午挂高阳,云归白昼长,

熏风摇柳色,骤雨隐荷香。

三候生阴意,千年落古方。

蝉鸣迎夏九,蛙韵在池塘。

小暑

署云腾热浪,大野漫群芳。

夜幕溶溶月,星空寂寂妆。

荷风摇自在,竹露润幽香。

淡泊南桥畔,心宽送荫凉。

大暑

无意玄云起,鱼樵问斗星。

迅雷生骤雨,枯草出流萤。

大火金凝气,清风土润形。

羞花浓酒醉,闭月浅茶聆。

立秋

月冷入初秋,寒蝉露渐柔。

梧桐飘落叶,稻谷话丰收。

旷野凉风爽,山溪碧水流。

闲鸥掠素影,金色掩蓝舟。

处暑

炎敛遥天碧,暄风熟五禾。

苍鹰窥翠鸟,白鹭醉青荷。

皎月含云色,兰亭掩花萝。

河灯祈福愿,醇酒放新歌。

白露

疏烟惹菊黄,白露为清霜。

风剪琼林宴,云凝泰素光。

瑶池鱼戏水,浩宇雁飞翔。

晨草珠沾玉,残花共品香。

秋分

时均昼夜平,金气爽秋声。

丹桂香飘远,红枫叶落轻。

雷公音已绝,月府影犹明。

露逐残荷梦,松风伴我行。

寒露

寒气疏桐叶,凝云满岭霜。

天高逢皎月,岁序启重阳。

鸿雁如宾客,胡杨胜靓妆。

残荷听旧雨,黄菊醉西厢。

霜降

气肃寒天冷,阴凝露结霜。

枫丹飘彩韵,菊傲放清香。

暮色云烟重,清波翠影长。

西风凋碧树,野壑荻花扬。

立冬

初冰藏万象,枯叶掩篱东。

细雨生寒意,严霜潜冷风。

百林浮别绪,千树挂愁容。

情韵围炉处,情缘在酒中。

小雪

风含疏影坠,微雪湿空林。

落叶三分寂,枯荷一阁琴。

寒凝成薄雾,冷结出冰针。

琼玉牵香树,诗情兑酒斟。

大雪

寒风盛雪花,荔挺出新芽。

琼阁冰姿媚,银楼玉魄嘉。

梅香闻客梦,竹韵掩轻纱。

广漠龙腾舞,深林凤起霞。

冬至

梅开逢岁末,昼短夜风长。

冰雪封天路,横云复陌阳。

乡愁煨老酒,诗韵吐新芳。

独坐西楼处,相思落浅塘。

小寒

严寒风凛冽,霏雪映冰凌。

喜鹊衔枝去,欢禽雉雊鸣。

千山凝白玉,万树挂琼缨。

松岭星空淡,梅坪陌野轻。

大寒

雪卷西风烈,烟涛彻地凉。

黄河生碧玉,骨脊着银装。

祭灶迎丰瑞,除尘纳吉祥。

举杯同祝酒,不觉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