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晋陕大峡谷,北起内蒙古河口镇,南至山西禹门口,长达725公里,是黄河干流上最长的连续峡谷。早在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就将黄河晋陕大峡谷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其中,尤以我市与陕西交界的一段,风景最为优美,地形地貌最为独特,文化资源最为丰富,最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主动出击共同开发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纵观黄河全线旅游开发情况,象“长江三峡”那样驰名中外的旅游大品牌并未形成。为此,如果我市能率先提出概念,制定科学规划,进行策划包装和集中开发,完全可以推出一个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旅游品牌。
黄河晋陕大峡谷(吕梁段),峡谷两岸的人民世代相亲,拥有相同的文化传承。携手开发这一自然文化资源,应当成为秦晋两省的共同选择。在可能的情况下,我市应携手陕西榆林市,共同开发这一潜在旅游资源。榆林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黄河风情旅游带”建设已经得到强力推动,我市应当与榆林市主动对接发展战略,共同打造“黄河大峡谷”旅游品牌,早日把这个品牌推向全国、全世界。
调动两个积极性
开发晋陕大峡谷,离不开调动政府和民间两个积极性。政府制定一个好规划。可以共同聘请一家国家级的旅游策划公司制定规划,充分考虑陕、晋双方的利益,将旅游景点与旅游服务设施公平合理布局于沿河两岸。这样做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建设,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民间要形成持续合作。可由我市牵头,搭建一个跨省企业家交流平台,促进两省企业家的交流与合作,引导他们共同投资这个项目,组建联合开发公司,进行统一运营。这样既可以避免经营中的恶性竞争,保护投资商利益,也有利于在品牌推广中形成晋陕两省的合力。
争取上佳质量效益
开发黄河晋陕大峡谷,可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对吕梁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将进一步促进市域经济结构得到良性调整、资源型经济逐步转型。带动生态环境保护。晋陕峡谷是黄河全线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方,随着项目的建设,必将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极大地改善黄河两岸的生态环境。
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分布于黄河两岸的县,多数为国家级贫困县,大规模的建设必将为两岸民众带来实惠,旅游业将安置大量农民就业,同时旅游人口的聚集也使两岸丰富的红枣、核桃、杂粮及地方特产扩大市场并提高价格,这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