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热烈,在一轮圆月中缓缓落幕。记得小时候,村里流行一首秧歌《看妹子》,里面有句歌词“正月里来看妹子呀,正月正,我和我的二小妹子去观灯……”正月十五在大队院里布灯展,摆九曲黄河阵,全村男女老少来观灯,转九区,祈求一年吉祥如意,是多年传承下来的习俗。
大学毕业后来到工作的小县城,就与儿时的活动告别了。这个元宵节,在孩子的软磨硬泡下,便答应带她来汾阳贾家庄看灯展。来到贾家庄天已暗了下来,在人潮拥挤的美食一条街选择了几样美食,把肚子喂饱,就迫不及待地进入了那个梦寐以求的“恐龙灯会”现场。
随着涌动的人流进入会场,正是华灯初上。2022年是汾阳市贾家庄第五届恐龙灯会,一片灯海正印了欧阳修先生的那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一片灯的森林,鸟语花香在林间流光溢彩,各色花灯绚丽绽放,移步换景画中游,竟不知身在人间还是仙境。难怪中唐著名诗人元稹的灯节诗云:“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而晚唐的李商隐听说京都长安举办盛大的灯节,自己却不能前去观赏,甚感遗憾,便写下了《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据悉,本届灯会全新升级,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创意核心,力主打造“南有自贡北有贾家庄”“北方最大灯会、最大水上灯组”,共占地300亩,从2021年12月24日盛大开幕,持续132天。展区分为“迎春纳福区”“民俗风情区”“水上灯组区”“侏罗纪世界”“奇幻潘多拉星球”“星河系主题”“儿童动漫区”“丝绸之路区”等八个主题板块。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年味,给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观感。
来到灯王“群仙贺岁”展区,一下就被高达30米的灯组震撼到了。这组有十层楼高的灯因地就势,将西王母、过海八仙、财神、寿星、哪吒等神话人物运用彩灯形式表现出来,神态各异的仙人们衣袂飘飘,栩栩如生地展现出一幅天上人间的绝美画面,在仙气缭绕中,身穿飘逸古装的女子翩翩起舞 充分表达了中国人天人合一,人神共乐的精神追求。
接着观赏的是最大的陆地灯组“奇幻阿凡达”,占地3600平方米,以电影《阿凡达》里的美丽星球潘多拉为设计灵感,将电影里的潘多拉星球美景一一呈现,参天的巨树、星罗棋布飘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会发光的动植物,给人们带来震撼惊艳的观灯体验,孩子老人都争着和阿凡达合影,想留下这个奇幻美妙的瞬间。
最大的水上灯组“鲤鱼跃龙门”,占地约8800平方米,寓意着事业有成,美梦成真,表达着老百姓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同时,还增加网红、音乐等文化元素,倾心打造网红打卡地“梦幻星空艺术馆”“万有引力蹦床馆”以及“水上浮桥”,让人在远离城市的喧嚣中,静心寻找记忆中有关“年”的故事。
身边游人如织, 眼前花灯目不暇接,耳边不时传来孩子的欢呼“妈妈,快看!”,“哇,好美呀!”,就连来时还反对花钱看灯的婆婆都说“这门票花的值”,让我给她与花灯合影。
元宵灯展起源于本土的正月上旬祭祀传统,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点灯敬佛,到长安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灯火彻夜不熄。这种习俗后来移到正月十五。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白马东来后,汉明帝提倡佛教,在洛阳雍门外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白马寺,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汉族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汉族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民间,这种彩灯展是由传统的灯会、庙会演变而来,以祈福为主要目的,在灯会中祈求来年的平安与丰收,拥有吉祥、平安、庆祝的意义,传承到今天,观灯展这个传统意义浓厚的活动如此受人欢迎,也体现了多年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传承灯展举办活动,不但可以将节日的氛围感拉到最大化,还是一个极具流量的宣传途径,利用节日的吸引力和曝光度,在城市形象的宣传上,形成一个具有流量、话题、热度的媒介,发挥出魅力极大的宣传效果。
万家灯火,阑珊辉煌,元宵之夜的灯盏照亮每一个人的心,也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返程途中小女儿兴奋不已:“妈妈,咱们猜灯谜吧”“妈妈,给我讲讲元宵节的故事吧”“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