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人物

高宇峰与他的红色博物馆

2020年06月25日 11:43:55 编辑:

一个是吕梁首家非国有博物馆,一个是吕梁首家红色革命题材的非国有博物馆,而这两个“第一”都与一个人有关。

这个人就是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和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的创办人,两个馆的馆长高宇峰。

源于个人爱好,高宇峰从事文物收藏近40年。谈起他所创办两个博物馆的初衷要追溯到2014年,而他对文物的收藏,特别是对红色革命题材文物的保护则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讲起。

□ 本报记者 冯海砚

1980年,年仅20岁的高宇峰把第一件古兵器带回家,由此开始了他一发不可收拾的收藏之路。2014年他创办了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是吕梁市第一座民办博物馆,也是唯一的古兵器博物馆。2016年他又创办了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在吕梁大地掀起了一场吕梁红色文物收藏与参观热潮。2017年他先后参与了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和林迈可、李效黎纪念馆的布展、提升工作,并无偿为这三个革命纪念馆捐赠红色文物338件。

缘起元帅大刀

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馆内珍藏着一把贺龙元帅使用过的大刀,这把大刀是该馆的镇馆之宝。高宇峰与红色收藏结缘,正是由这把大刀开始的。

抗战时期,贺龙元帅率领120师辗转晋察冀、晋绥一带与日军展开英勇战斗,这把大刀是贺龙元帅的心爱之物。其时,跟随贺龙元帅多年的警卫员田仁明因工作调动,要离开贺老总,临别之际,贺老总将此刀赠予田仁明以作纪念。

解放战争时期,田仁明担任120师营长、团长期间,临县籍战士刘子芳担任他的贴身警卫员,在解放太原及临汾的战役中,两次奋不顾身挽救了首长田仁明的生命,二人在战火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后刘子芳因病转业回到了家乡。

之后,已是铁道兵第一指挥部副司令员的田仁明,打听到刘子芳的消息后,特地寄予书信和往返路费,邀刘子芳到沈阳一聚,临别时,将珍藏多年的贺龙元帅大刀,转赠给了刘子芳。2013年,刘子芳得知女婿高宇峰要创办博物馆,将贺龙元帅的大刀转赠给了高宇峰。

一把大刀,三次转赠。特别是这件事情在电视上播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一些吕梁革命英雄的后代纷纷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父辈抗战期间留下的革命文物捐到博物馆,交由高宇峰的博物馆保存、展出。

为了红色收藏与红色博物馆建设,高宇峰可谓倾囊而出、不惜血本。1995年至2001年间,他把所有积蓄全部用于文物征集。他把自己曾经创办的北武当文武学校校舍出租费全部用于博物馆的正常运行。两个博物馆工作人员、讲解员的工资和日常费用一年需大几十万元,资金紧张时甚至要节衣缩食、四处筹借,其中的甘苦得失,只有真正懂得他的人才能理解和体会。而他对所有参观者一律免费。

博物馆是要用实物来说话的,征集文物是创建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那段时间,十几个人,三部车,整天在吕梁的沟沟壑壑里打转转。

情系红色收藏

多年来,高宇峰走遍了吕梁的每一寸土地。靠着一份执着,捧着一颗初心,一张张破旧的桌椅、一盏盏黯淡的煤油灯、一件件布满补丁的军大衣、一双双寄托深情的“千层底”、一枚枚笨拙可爱的地雷、一幅幅老旧发黄的照片、一把把不再铮亮但依旧威武的大刀……都来到了吕梁山革命博物馆。馆内所有的藏品都是高宇峰多年来的心血,他爱它们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比起文物的征集来,给博物馆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显得更难,单是一个博物馆的名称,高宇峰和团队人员就费了很多的心思,最终,他们将博物馆定名为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以突出吕梁山在新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重要地位及其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围绕这个主题,高宇峰的红色收藏之路逐渐变得清晰起来,那就是立足吕梁本土,征集吕梁红色文物,探寻吕梁革命历史,传承吕梁革命精神,助力吕梁山文化建设发展。现在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已被中共吕梁市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晋绥革命历史文化研究教育基地”,同时和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一起被吕梁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吕梁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作为吕梁两家博物馆的创办者、吕梁非国有博物馆事业的带头人,高宇峰非常注重对博物馆建设发展规律的学习、研究与探寻。2016年3月,他又赴浙江省长兴县参加了全国非国有博物馆馆长研讨会,并在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受到了与会专家、同仁的一致好评。他撰写的学术论文《挖掘吕梁人文,走博物馆创新之路》被收入《博物耕耘录——中国非国有博物馆馆长论文选》一书,并名列首篇。

随着对吕梁红色革命文物的研究不断深入,高宇峰对文物收藏也有了新的认识。

传承红色精神

给博物馆定位,为的是让吕梁精神更好地得以传承,这也是高宇峰多年来执着追求的理想。

换句话说,如何能将个人收藏,个人对文物的保护转化为公众共享的大众收藏,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服务社会,教育并激励下一代,使收藏的价值与意义得到充分体现,是高宇峰长期思考与实践的一大课题。

2017年5月,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这个全国唯一全面反映晋绥边区党政军民革命斗争史的综合性革命纪念馆重新装修布展,高宇峰受吕梁市委的安排,参与了这次布展工作,如期高标准地完成了布展任务,并将自己珍藏的120件晋绥时期珍贵红色文物无偿捐献给该馆。

5月26日,吕梁市委常委会在兴县蔡家崖村举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专题学习会议。会上,高宇峰受到表彰。

面对各级政府给予的荣誉和许多人的不理解,高宇峰说:“他捐赠的 338件红色革命文物,全部征集于吕梁本土,对于研究吕梁革命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这些珍贵的红色文物放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纪念馆和林迈克、李效黎纪念馆,让更多的人参观了解吕梁辉煌的革命历史,传播吕梁辉煌的革命历史,是这些文物最好的归宿,也是作为一名红色文物收藏者的最大心愿。”

学习与传承精神不只体现在认真接待参观人员上,也不只是无偿捐赠展品方面,这两年高宇峰带领他的团队,还重点打造了“以物说史”讲堂,用革命文物讲好吕梁故事,积极走出去,扩大学习和传承范围。2019年4月25日,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以物说史”讲堂走进吕梁市直单位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为了更好地讲述吕梁故事,传承红色精神,高宇峰多次呼吁并向吕梁市政协提议案、给相关部门打报告,建议由政府出面采取公办或民办公助联合办馆的形式,筹办一个高档次、高品位的能够代表吕梁革命历史的博物馆,以解决目前吕梁红色文化景点分散、勾连统合不够的问题。

2020年,吕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文明守望工程、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和乡村文化记忆工程。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对高宇峰呼吁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