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取消报到证后毕业生档案如何存放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曾是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转接等手续的必需材料;是毕业生干部身份的象征,也是用人单位为毕业生计算工龄、转正定级等的凭证。
2023年起,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规定,取消就业报到证发放、补办及改派手续。今后,用人单位在接收毕业生过程中,不再审核就业报到证。毕业生也无须再顾虑报到证发放、改派等手续,就业走向将更加丰富,方式将更加灵活,求职便利性得到极大提高,有利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国家档案和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人才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毕业生等流动人员参加机关公务员考录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办理政审考察、申报职称评审和核定社保待遇等事项的重要依据。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选择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保管人事档案,有利于保持档案的完整性和管理的规范化。存档同时,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还可申请办理就业创业登记证,享受求职信息登记、就业政策咨询、就业见习申报等一系列服务。
取消报到证后,高校毕业生要如何办理存档手续呢?
高校毕业生考入国家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可将档案转递至录用单位;到非公单位就业、灵活就业及自主创业的,可将档案转递至就业创业地或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暂未就业的,则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将档案转递至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
以山西省人力资源市场为例:在办理存档手续时,高校毕业生可通过微信平台、官网查询或电话咨询省人力资源市场档案转递地址,落实转递信息并由高校登记后办理档案转递手续;或由省人力资源市场开具接收函,毕业生将接收函交回学校办理转递手续。高校毕业生查询档案已寄到省人力资源市场后,可自行安排时间到服务大厅办理存档手续。 (张丽媛)
据《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