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往事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下)

□ 郭时键

2023年07月08日 09:54:08 编辑:成柏

郭洪涛:红白两区革命者

约在明末清初,我族一支迁居过黄河西去约25公里的米脂县黑圪垯村定居。1909年11月,郭鸿恩出生在榆林。1925年考入榆林中学,任学生会会长,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9月初,任共产党榆林特支书记,直属北方区委领导。同年冬,改组为榆林地委,任组织部长。1927年遭到通缉,避走太原,改名为郭惠卿,考入了太原国民师范学校。在学校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于是年冬天被捕,判刑七年。1931年春,在狱中成立了狱中党支部,郭鸿恩任书记。在狱中,争取看守人员,团结教育普通犯,发动绝食斗争,发展党员,加强政治学习,准备越狱暴动。1932年去了阎锡山的“反省院”,1933年春出狱,住了5年8个月监禁。

出狱后,不改初心,1933年12月,在北平恢复了组织关系,又改名为孙耀祖,任陕北特委组织部长,回到了陕北。1934年1月,领导了木头峪战斗,接着又领导了店子沟战斗。1934年3月,成立了第五支队,在陕北建立了第四块苏区根据地。1934年7月8日,组建了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谢子长任总指挥,孙耀祖任政委,下辖一、二、五支队。到年底,将其中三块苏区14个县连成一块,成立了三个主力团和20个红军游击队。1934年8月,取得了战胜国民党军队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到了1934年底,陕甘地区发展有两块根据地,一块是谢子长和孙耀祖(郭洪涛)领导的红27军开创的陕北根据地,一块是刘志丹和习仲勋领导的红26军开创的陕甘边根据地。

1935年2月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统一陕北和陕甘边两个根据地党、政、军的领导,郭洪涛任组织部长,后改任秘书长。1935年6月,在刘志丹等人的领导下(谢子长病重),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8月,在陕北、陕甘边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中,刘志丹指挥红军主力,歼灭国民党晋军1个团,迫使晋军主力撤回黄河东岸。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后,陕北、陕甘边两块苏区连成一片,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抗日红军长征之后的落脚点。

1935年9月,中央代表团主持撤销西北工委,成立陕甘晋省委,朱理治兼任书记,孙耀祖任副书记。

1935年9月15日,红25军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红26军、27军合并成立红15军团。1935年10月18日,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这时陕北根据地(不包括陕甘边根据地)有40万人口,共产党员有2万余人,红军主力27军和各地游击队共8000余人。1935年11月1日,由郭洪涛(陕甘晋省委)和程子华(15军团政委)二人到甘泉县下寺湾迎接中央和中央红军,2日见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汇报了陕北的工作和形势。3日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成员有王稼祥、林彪、程子华、徐海东、聂鸿钧和郭洪涛。

随后中央由下寺湾驻到了瓦窑堡,中央又成立了陕北省委和陕甘边省委,郭洪涛(正式改名)任陕北省委书记,秘书长马文瑞。管辖子长、秀延、靖边、横山、米东、安塞、延安、延水、清涧、绥德、吴堡等县。陕北省委把为中央和红军筹集军粮和冬装,改善红军生活当作头等大事。同时负责扩大红军,三个月扩大了9600人。

1936年4月23日,红军东征中牺牲的刘志丹同志的遗体运回瓦窑堡安葬,周恩来、刘大嫂和郭洪涛执柩下葬,24日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周恩来和博古致悼词,郭洪涛介绍了刘志丹生平。

1936年9月,郭洪涛调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参加了几次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会议。随后中央机关由志丹县迁到延安。1937年2月,中央决定成立陕甘宁边区党委,郭洪涛任书记。1937年11月,日寇进犯柳林,妄图过河。党中央决定将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等五县成立绥德警备区设防,陈奇涵任警备区司令员,郭洪涛兼政委,下设三个团。同时成立中共绥德特委,郭洪涛兼任书记。1938年3月,又调回延安。

1938年5月,郭洪涛调任山东省任省委书记,率领段君毅、霍士廉等50名军事干部,与原来在山东的党员干部在敌后根据地开展工作。在这里,山东省委领导恢复和加强各级党群组织,整编和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发展抗日统一战线,打击日寇和粉碎日寇的大扫荡,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创办干校、党校和《大众日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39年10月,奉命离开山东,准备参加中共七大,经过白区困难重重,路上走了一年,1940年10月才到达延安。结果七大推迟召开,七大代表集中到中央党校学习党的历史,并经历了延安整风,使郭洪涛的理论文化水平大大提高。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举行,郭洪涛是正式代表。同年9月,到东北工作,行程四个月到达东北梅河口,党分配郭洪涛任东满铁路管理局局长。同时成立护路军,司令员万毅,郭洪涛兼政委。1946年5月撤离长春,7月成立东北铁路总局,吕正操任局长,郭洪涛、陈大凡、马钧任副局长。9月新建牡丹江铁路管理局,陈大凡任局长,郭洪涛任政委。1947年2月,再回总局任副总局长,下设三个管理局。1948年5月,任新成立的吉林铁路管理局局长。

1949年2月,调任铁道部平津铁路管理局局长兼党委书记。3月25日,中央领导进京,北平刚解放不久,国民党特务甚多。为了安全起见,中央领导由西柏坡坐车来到高碑店,换乘平津铁路管理局的火车,由郭洪涛亲自率领,经过北京城区抵达清华园车站,又乘汽车前往香山。郭洪涛圆满完成了迎接党中央领导同志安全进入北平的重大光荣任务。1952年8月,到铁道部任副部长,1954年冬,任国务院第六办副主任,分管铁路工作。1956年9月15日,党的八大召开,作为山西代表参加了会议。从1958年2月起,到1988年秋,一直在国家经委工作,长达三十年之久,一直任国家经委副主任。1976年恢复国家经委副主任后,成为正部级领导。1982年参加党的十二大会议,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2年12月22日,国务院成立山西能源基地办公室,郭洪涛任主任,办公室由国家计委、经委,四省区(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六部(煤炭、冶金、化工、水电、铁道、交通)的负责人组成,直属国务院,由国家计委代管。1986年夏,改名为“国务院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增加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进来。能源办在他的领导下,做了大量工作。1982年5月,成立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任会长,1999年12月任名誉会长,期间为国家交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建议。1992年10月12日、1997年9月12日、2002年11月8日,分别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会议。他还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建设组组长。

郭洪涛是陕北红军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新中国交通事业的开创人之一、改革开放国家能源基地规划者之一。

在郭洪涛的带动下,我们家族又有郭洪德、郭文华、郭文荣、郭文焕、郭明远、郭洪波、郭洪浪、郭怀彭、郭怀智、郭洪英、郭相山、郭洪海、郭怀仁、郭洪绪、郭加宗、郭加义、郭子让、郭兴儿、郭加定、郭介文、郭洪华、郭洪道、郭洪章、郭洪成、郭文银、郭洪相等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参加了革命,其中5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湫水文集》(湫水文集编审组1980)

《湫水留痕》(山西人民出版社,刘众民主编2011)

《我的回忆》(冯文耀著,临县史志办编印2005)

《戎马生涯六十春》(郝纯舟著2005)

《从吕梁到平津》(王森著,中共吕梁地委党史研究室编印1995)

《优秀共产党员王森》(张建国主编2005)

《吕梁烽火》(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张福荣编著2010)

《郭洪涛回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郭家塔《郭氏宗谱》(2007)

黑圪垯《郭氏宗谱》(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