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如何破解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痛堵难”问题?

我市“营商啄木鸟”将上岗“找茬”

□ 本报记者 冯海砚

2023年10月26日 08:56:50 编辑:成柏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需要各方力量“握指成拳”。10月20日,吕梁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工作专班办公室印发《营商环境领域“啄木鸟”工作机制(试行)通知》,将充分发挥“啄木鸟”功能,主动发现并有效解决营商环境领域有关问题,加强政企社沟通交流,进一步增强经营主体对营商环境的参与度、获得感和满意度,切实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

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作用,构建起以营商环境体验官、“12345”营商环境专席、“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专班发现问题等为主线的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纵横联动主动发现问题工作机制,健全完善问题分级分类处置机制、综合研判分析机制、问题跟踪反馈机制、处理结果评估机制,形成营商环境问题“主动发现——分析研判——处置解决——成效评估”的工作闭环,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在建立营商环境体验官发现问题机制方面,招募20名各界人士作为营商环境体验官,全流程体验感受办事流程的简化、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服务环境的优化,通过查问题、找不足、提建议,让营商环境的改进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体验官重点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招商引资企业代表、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代表中选取,其中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保持占比30%以上,招商引资企业代表、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代表保持占比20%以上。体验官每三年轮换一次。

通过设立体验点,线下选取市本级及13个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县(市、区)办税中心,线上选取吕梁通APP、吕梁政企通APP作为体验点。体验点作为体验官开展发现问题工作的基础工作站,为体验官提供全过程可视可考的工作场所,便于开展长期性、周期性监督。对体验点范围内的重大投资项目注册、立项、落地全过程实施监测,及时发现侵害企业利益、干扰企业经营、破坏市场秩序的隐形障碍,形成常态化监督;体验官转换身份,站在“用户视角”实践咨询、取号、排队、填表、提交申报材料、领取证件、回访评价等服务全流程,零距离体验服务过程。采用亲自办、代理办、陪同办、全程办等形式多角度主动发现问题。面对一线窗口与企业群众办事场景,采集第一手资料,感受和发现办事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体验官通过在体验点发现问题或向企业群众收集问题的方式,及时发现政策不落实、奖补资金不兑现、行政审批不规范、中介收费不透明、企业群众“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主动搜集行政监管执法部门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等情况,窗口服务人员、监管执法人员态度恶劣、故意刁难、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体验官深入经营主体开展问题收集,及时了解掌握经营主体对营商环境的真实感受,发现掌握政府部门涉企检查、收费、处罚、服务、保障方面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做好企业诉求困难记录并及时反馈。

在建立“12345”营商环境专席受理问题机制方面,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设立“营商环境专席”,专门受理经营主体从企业准入、准营准办、生产经营、获得奖补、配合执法、破产退出等全生命周期的相关问题。按照统一受理、按职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评价反馈、绩效管理、分析研判的流程,建立工作闭环机制。对经营主体提出的相关问题建立工作台账,汇总问题、问题责任主体与问题处理情况、经营主体对于问题解决的满意度情况等。

实行“首接负责制”。以受理、办理、反馈、回访的全流程机制,保障经营主体和群众反映的困难诉求得到及时解决;建立分类受理体系。听取记录对各级有关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企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办事方面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听取记录对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对招商引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制定、执行、效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对帮助民营企业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的意见建议;收集意见建议。开设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享受优惠条件、申办流程等方面的咨询。运用12345便民热线回访机制,收集经营主体与群众在咨询与投诉过程中反馈的意见与建议。

在建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问题收集机制方面,依托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建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问题收集机制,综合协调、推进处理普通办事窗口不能解决的问题,重点收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仍未办成的各类“疑难杂症”,形成问题收集清单并按月转送同级工作专班。

通过设立窗口。在市县两级政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选派窗口受理人员与问题研判人员,建立问题受理工作机制,确定工作流程;通过受理问题。主要受理经营主体、办事群众申请办理业务过程中遇到难点、痛点、堵点等“难以办理”问题;窗口工作人员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以各种理由搪塞推脱、推诿扯皮甚至擅自增设条件、任意刁难、“吃拿卡要”等“不给办理”的问题;通过汇总问题。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按工作流程对“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收集到的问题予以协调办理。市政务服务中心及各县(市、区)工作专班按月汇总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仍办不成事的问题,建立“疑难杂症”问题台账。

在建立工作专班发现问题机制方面,充分发挥工作专班入企服务、助企纾困工作职能,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通过开展谈话、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调阅材料等方式开展工作,建立自上而下的问题发现与收集渠道。同时,对接市民营诉求办理渠道,全面收集涉企问题。

通过入企服务发现问题。市县两级工作专班一月一次分类型选取企业开展入企服务,深入开展政策宣讲,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主动发现困扰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问题诉求,发现并掌握在惠企政策享受、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提高政府治理效能等方面问题和意见建议;通过督导调研发现问题。市县两级工作专班定期对各部门开展督导调研,主动了解经营主体反馈问题的落实情况,认真分析未落实的原因,深入查找政策落实的堵点,并进行跟踪督办、定期回访;通过畅通与市工商联、市民营办沟通渠道。定期与市工商联、市民营办沟通协调,主动了解市民营办掌握的民营企业诉求困难,主动跟踪督导问题处理进展。